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1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Tesla:大勢已去?

Tesla過去一週的股價表現令人慘不忍睹 😖 本週回顧 本週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標準普爾500指數(SPX)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IXIC)分別上漲了1.34%、0.77%及0.01%。從週線圖來看,DJI及SPX均守住了250天平均線,而IXIC雖然未能收復失地,但尚能守住前一週的水平,似乎筆者 上回 對美股的短期走勢預測尚算正確。然而,市場繼續維持「過山車」式的震盪走勢仍令筆者略感意外,畢竟美國聯邦儲備局(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的會議結果大致符合市場預期,市場面對的不確定性理應會減少。當然,主席鮑威爾「不排除未來每次議息會議均會加息」的言論確實比預期中 更為「鷹派」 ,而俄烏局勢也可能是令市場憂慮的不明朗因素。因此,預測短期走勢向來是很困難的事,面對隨時變臉的市場,投資者總要為最壞的情況打算,做好風險管理。 Tesla(NASDAQ: TSLA)本週的股價表現十分差勁,即使公佈了超出分析師預期的季度業績仍未能扭轉劣勢,雖然週五隨大市反彈,但全週累計跌幅仍高達嚇人的10.33%,走勢與早前令市場大失所望的Netflix(NASDAQ:NFLX)有異曲同工之妙 😛 。雖說宏觀市場氣氛本身並不理想,但即使與大市相比,Tesla的 相對強度 (Relative Strength, RS)也是顯著走低的,由本週起初的88大跌至週五的69,而同期SPY的RS卻由76上升至80。究竟Tesla做錯了什麼? 🤔 業績簡要 事實上,Tesla本週公佈的業績(連結放在文章下方)十分亮麗。公司的季度收入按年增長了71%至177億美元,而 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及的 通用會計準則(GAAP)的 每股盈利(EPS)分別為2.54美元(勝過分析師預期的2.34美元)及2.05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18%及754%!另外,公司該季度實現強勁的現金流,其自由現金流高達接近28億美元,同比增加接近50%,令其帳上的淨現金高達176億美元,足以應付資本開支及支持公司的發展。不僅如此,公司電動車業務的毛利率仍維持在30.6%的高水平。這些數據反映公司正處於 盈利爆發性增長 的階段,盈利的質量十分高,而且具備強大的自我造血能力,財務上已不用依賴負債及配股等操作來擴張業務。正因如此,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將Tesla的 信

美股要崩了嗎?

現時市場環境那麼緊張,最適合搞搞氣氛輕鬆一下😂 市場概況 在剛過去的一週,美股市場 劇烈波動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標準普爾500指數(SPX)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IXIC)分別下跌了4.58%、5.68及7.55%。雖然乍看之下不是很多,但SPX及IXIC的單週跌幅是2020年3月見底以來最高的。其中,科技及成長屬性較高的IXIC更大幅跌穿俗稱「牛熊分界線」的250天平均線,轉勢跡象明顯。即使是近來表現較為強勢的板塊,例如金融股及大型科網股,都面臨沉重的賣壓, 市場風險偏好驟降 。俗稱「恐慌指數」的VIX指數急也一度逼近30的水平。另外,加密貨幣市場的情況更為慘烈,比特幣及以太幣在過去一週分別暴跌約17%及25%。有趣的是,過去一週在消息面上沒有特別值得關注的地方。 另一邊廂,一向對外圍市場敏感香港股票市場卻一反常態,走出十分獨立的行情。恆生指數全週累計上升了2.39%,港美兩邊市場強弱互見,真可謂「風水輪流轉」。三個星期前,筆者曾在 當週文章 中指出有多種跡象顯示,港股今年的 上行空間會顯著大於下行空間 ,值得投資者關注。雖然筆者仍然認為美股的長線投資價值高於港股,但從過往的走勢中也會發現,港股確實會有強於美股的時間窗口(儘管時間不長)。如果因為過往失敗的經歷而完全放棄港股,一股腦兒all in美股,可能會失卻港股的「黃金坑」機會,未免可惜。因此,筆者一向會在港美市場兩邊 同時押注 ,並根據行情調節比重。即使在長期看好的新能源板塊,筆者也是同時持有比亞迪股份(1211.HK)及Tesla (NASDAQ:TSLA)的。關於比亞迪股份,筆者未來在網誌中有機會再作詳細的分享。 未來一週 消息面上,未來一週相當關鍵,一眾備受市場關注的公司,包括Tesla、DJI重磅成份股Apple、Microsoft及Caterpillar等即將公佈季度業績及未來指引。更重要的是,美國聯邦儲備局(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將會於週三舉行會議。屆時,主席鮑威爾很有可能會進一步闡明 加息以至縮表的步伐及強度 ,變相為市場未來的走勢定調,相信Fed會繼續維持「鷹派」的作風。因此, 市場 未來一週 的波動性 有可能 繼續加劇。 一向「牛長熊短」的美股市場一旦下跌,那種「狠」是會令人懷疑人生的😂 要崩了嗎? 面對現時亮起紅燈的市況,究竟是不是

Palantir:投資者不得不察的風險

上回 筆者提及 對於Palantir Technologies(NYSE:PLTR)的短期股價預測。觀乎現時的情況,似乎股價表現較接近當時悲觀的預期:公司的股價向下突破並在一個較低的價格區間橫行。由於當時提及的買入訊號尚未出現,故筆者仍然持觀望態度。當然,筆者仍然相信Palantir具備長期的 成長性及潛力 ,之前兩篇文章提到的觀點尚未改變: 大數據時代的贏家:Palantir Palantir:未來能否晉身萬億俱樂部? 然而,筆者認為公司有一系列的風險需要關注: 1. 公司短期內仍未能盈利 Palantir 2020 年的收入為 10.9 億美元,但淨虧損卻高達 11.7 億美元。在2021年度前三個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長44%至11.1億美元,而淨虧損亦從10.2億美元收窄至3.64億美元,這似乎是一個重大的改進。但值得注意的是,Palantir 2020年的淨虧損其實是被上市的費用誇大了,因此2021年的業績改善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亮麗。回顧一下 Palantir 的歷史,公司自從18 年前成立以來從未盈利。展望未來,分析師預計公司 至少在未來兩年仍將保持無利可圖 。當然,公司2021年的自由現金流已經轉正,但未來的盈利表現仍有待觀察。 2. 政府業務增長放緩 Palantir 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政府合同。從公司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urities &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的文件中可見,其長期目標是讓旗下的數據挖掘平台 Gotham 成為「美國政府數據的默認操作系統」。現時,Gotham正為數十家政府機構提供相關服務。 然而,去年早些時候,一份政府文件披露,移民和海關執法局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ICE) 想用一個名為 RAVEn 的新內部平台取代 FALCON——即Palantir為該機構特製的 Gotham 。過去三年,ICE 一直在投放資源開發 RAVEn,它的即將推出可能會結束該機構與 Palantir 的合作關係。值得一提的是,Palantir 的 FALCON 曾因跟踪和驅逐無證移民而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關注。如果其他政府機構都採用 RAVEn, 或效仿 ICE 的做法開發自己的內部數據平台,Palantir 面向​​政府的業務——過去兩個季度的

Tesla:2022年還值得期待嗎?

最近,Tesla(NASDAQ:TSLA)公佈了令人驚喜的第四季度交付量數據:308600輛,按季環比及按年同比分別增長28%及71%,完全輾壓先前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約260000輛(超出了18%),成為市場熱話。加上前三季度的數字,Tesla全年的電動車交付量達到93.6萬輛, 按年同比增長87% !展望2022年,有分析師甚至預期公司可以延續井噴式的增長勢頭,使今年的交付量達到 200 萬輛!如果Tesla要實現這一個目標,意味著公司本年的交付量增長率要達到113%,比 2021 年更高。 當然,筆者未至於這麼樂觀,但相信Tesla 2022年的交付量 仍舊可以超越管理層之前給出的約每年50%的增長預期 。 Tesla 積極的擴產計劃 從Tesla過往的表現及極低的庫存量可見,公司的交付量瓶頸向來並不在需求端,而在 供應端 。因此,只要Tesla本年大力擴張產能的計劃如期執行,其交付量便有望達標。 Tesla去年幾乎花了全年的時間在籌建德國柏林和美國德州兩間 新建的工廠 ,而這兩間新工廠現在才剛剛上線。不僅如此,經過公司去年的重注投資及擴產,其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亦有望在本年顯著提升。有分析員指出,當這些工廠達到滿負荷生產的狀態,Tesla的全球年產能將可達到近 300 萬輛,遠高於公司第三季度末約 100 萬輛的年產能!當然,新產能要達致滿負荷生產還需要一段時間。然而,即使明年Tesla的全年產能只能達到 滿負荷水平 的一半, 即150萬輛 ,仍高於管理層的預期目標,即約140萬輛(比2021年交付量93.6萬輛增長50%)。 觀乎Tesla去年驚人的爆發力(去年製造業可是受到歷史上罕見的供應鏈問題所困擾的),可見公司的 品牌優勢 、 管理能力 、 執行能力及銷售能力均是超水平的 ,相信公司本年能如期啟用新增產能,並貫徹去年第四季度的強勁增長勢頭是大概率事件。如此看來,要達成管理層的增長目標並不困難。 饒是如此,筆者認為Tesla今年仍會面對一些潛在的風險,投資者不得不察。 較難維持高水平毛利率 根據第三季度的財報數據,Tesla整車業務的毛利率高達30.5%,同比大幅增長281個基點,遠超其他車廠的水平。公司其中一個控制成本的手段是提高生產線供應鏈的 本地化率 。例如,公司的上海超級工廠主要採用中國生產的配件,成本比進口配件為低。然而,有分析員認為公司供應鏈的

2022年市場展望2:港股是時候貪婪了嗎?

搞搞氣氛而已,不用太認真 😂 。 上回筆者對來年「通脹和加息」的問題發表了一些想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按此 連結 看看。談及港股市場,相信不少投資者都感到無奈。自從2020年螞蟻金服上市被政府叫停一事開始,港股市場一直被政策風險的陰霾籠罩著,雖然今年年初有一波不錯的升勢,但很快便後勁不繼,貫徹多年在30000點附近見頂的風格 😅 。之後,多個板塊更先後受到波及,港股指數一直萎靡不振,投資者頻頻中雷,回報慘不忍睹。當然,今年都有少數板塊表現較為亮眼,例如電力、新能源、傳統能源及公用事業等,但相信能集中買入這些贏家的投資者屬少數。踏入2022年,港股市場能否一洗頹氣? 答案先寫在前頭 ,筆者認為港股市場現時的上行空間大於下行空間,或許是時候貪婪了。(純屬個人分享,絕非投資建議 🤫 ) 季線圖 恆生指數的季線圖 從恆生指數的季線圖可見,雖然近十年,指數一直鮮有突破,大都在30000點附近見頂,但其運行通道仍然呈現微微上升的趨勢,因為底部呈現一底高於一底的跡象。以現時的情況來看,約23400點的水平已經處於 通道底部 ,相信指數後續會有一定的 技術性支持 ,即使再跌,幅度也是相對有限的。 估值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恆生指數歷年的預測市盈率約為11.3倍。根據彭博數據顯示,來年恆生指數的預測每股盈利約為2200點,故現時的預測市盈率約為10.6倍,略低於過往的平均值。再者,考慮到近年恆生指數把一些成長能力較高的公司納入指數(e.g.比亞迪股份、美團、京東etc.),而增長能力較低的傳統板塊比重漸減,指數未來的估值水平或可看高一線。筆者認為約13倍的預測市盈率較為合理,即來年恆生指數的合理值約為28600點,距離現時位置 尚有超過20%的上升空間 ! 內地政策 相信令人猝不及防的政策風險是很多投資者把中港股票拒諸門外的原因,因為此類風險對公司或行業的影響往往難以估算,出現的時間亦無從估計,具有一定的「黑天鵝」屬性。試問一個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黑天鵝」的市場怎能吸引投資者呢?然而,凡事都有正反兩面,今日被打壓的互聯網巨頭們也是在昔日的政策扶持下成長過來的。因此,抓住內地政策方向並 順勢而為 ,往往可助投資者趨利避害,而新能源產業鏈明顯是現時政策重點扶持的對象。 此外,按筆者的觀察,內地政府一向有把監管政策集中於一年「梭哈式」推出的規律。例如2018年,當局也曾高調抨擊遊戲產業,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