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包含「新能源」標籤的文章

下週要被BBQ了?

觀乎現狀,下週市場情況不容樂觀😖 本週回顧 這一週 美股急速下挫,跌破了先前的平台區, 全週收了一根具長實體的大陰燭,徹底回吐了5月下旬那一週的漲幅, 道瓊斯工業指數 (DJI) 全週下跌了4.58% ,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 下跌了5.05%%。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 下跌了5.6%。中小型股也同步下挫,但跌幅略低,羅素 2000 指數 (RUT)全週下跌了4.25% 。 從宏觀層面來看,過去的週五美國勞工部公佈的 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高於預期 ,按年同比及按月環比分別增加了8.6%及1.0%,高於預期的8.3%及0.7%,而核心CPI 按年同比及按月環比分別增加了6.0%及0.6%,也高於 預期的5.9%及0.5%。 上述數據反映通脹問題比市場預期中嚴重 , 有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及更嚴厲的緊縮政策才能解決 。之前4月的CPI數據讓部分市場人士認為通脹已於3月份見頂,後續會開始放緩,配合Fed在5月下旬的鴿派言論,一度讓人以為最糟糕的環境已經過去,但5月份的通脹數據讓持有這些想法的人被狠狠打臉了。市場上更開始有人重新討論Fed一次過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上述數據發佈後 ,美股週五大幅走低 。另外, 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過去一週大漲了約23個基點至3.163%,而2 年期美國國債 收益率更大幅上 升了約40個基點至3.067%,兩者的大幅回升 反映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大幅增加 ,而兩者的利差進一步收窄(不足10個基點), 反映市場對短期 經濟前景更趨悲觀 。 值得留意的是, 2 年期美國國債 收益率在過去一週已突破前高(即2018年11月的水平),升至與2008年6月時相當的水平,從年線圖來看,其長期下跌趨勢已出現反轉的勢頭,其上升動能持續將會繼續對美股造成嚴重的打壓。 從資金面來看, SPY、QQQ及DIA在過去一週均錄得顯著的主力資金淨流出,淨流出絕大部分發生在週五, 反映大資金在勢頭不對時緊急撤離,無差別地賣出各板塊的股票,市場避險情緒高漲 。 從情緒面來看, 代表美國散戶情緒的 美國散戶投資人情緒指數(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AAII ,  Investor Sentiment Survey...

前路未明

  本週市場整體較淡靜,前路尚需時間探明🧐 本週回顧 過去一週 美股維持震盪中走低的態勢,回吐了部分前一週的漲幅, 全週收了一根具實體的陰燭,但陰燭長度遠比前一週的陽燭短, 反映上升走勢暫時遇阻,但反彈行情或未結束 , 道瓊斯工業指數 (DJI) 全週下跌了0.94% ,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 下跌了0.98%。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 下跌了1.20%。中小型股表現略佳,羅素 2000 指數 (RUT)全週微跌了0.61% 。 美國就業市場自疫情爆發以來已接近全面恢復 從宏觀層面來看,過去的週五美國勞工部公佈美國5月份就業相關數據,失業率仍維持在3.6%的低水平,與3月及4月持平。5月份新增職位為39萬,雖然較4月份的43.6萬有所放緩,但仍高於經濟師預期的32.5萬, 反映就業市場表現仍然強勁 。從上圖可見,現時美國工作崗位比疫情爆發前,即2020年2月,僅少了約82萬, 可見經濟復甦態勢明顯 。就業參與率大致持平,為62.3%。空缺職位與未就業人口比例為1.9:1, 反映勞工供應情況仍然緊張 ,有機會繼續推升薪資水平,變相加劇通脹問題。然而,5月的平均每小時工資僅上漲0.3%,環比4月有所下降, 反映工資上漲漸趨溫和,未必會大幅加劇通脹問題 。饒是如此,市場看見有關數據後反應仍偏悲觀, 認為Fed尚有不少加息縮表的空間 ,股市因而在週五大幅走低。 10年期美國國債 收益率 在過去一週上升了約20個基點至2.935%,而2 年期美國國債 收益率 也上升了約18個基點至2.66%,兩者的回升反映市場對加息的預期重新增加,而兩者的利差比前一週微微上升,但仍維持在較低水平, 反映市場對短期 經濟前景仍未轉趨樂觀 。 從資金面來看, SPY及DIA過去一週均錄得主力資金淨流入,但流入量均較之前明顯減少,而QQQ則錄得少量主力資金淨流出, 創新型科技ETF ARKK則錄得主力資金顯住 淨流出, 反映部份大資金開始在風險較高的板塊獲利了結,但本週市場成交量整體來說有所減少,說明投資者普遍仍處觀望狀態 。 從情緒面來看, 代表美國散戶情緒的 美國散戶投資人情緒指數(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AAII ,  Investor Sentiment Survey)...

是時候抄底了嗎?

上週筆者笑言要投降了,好讓股市上升,居然言中😂,看來筆者燈力不是一般的強👼 本週回顧 經過連續七週的下跌(道指的話是八週🙄), 美股終於迎來一個像樣的反彈 ,三大股指從週三開始反彈,之後兩個交易日延續升勢,全週收了一根具長實體的大陽燭,並以接近全週最高位收市,反映多方成功反制空頭, 道瓊斯工業指數 (DJI) 全週上 升6.2%,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上 升6.58%。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 上升6.84%。中小型股同樣上漲,羅素 2000 指數 (RUT)全週上升6.88% 。本週,SPX及DJI均大致收復了5月以來的跌幅。 從宏觀層面來看,過去的週五美國商務部公佈的4月核心PCE物價指數按月環比上升0.3%,按年同比增長4.9%,增速符合市場預期,且比3月有所回落(3月同比增長5.2%), 反映通脹有可能已在3月份見頂 。另外,週三公佈的5月Fed會議紀要提到,如果通脹開始回落,Fed可能會於今年下半年開始減慢甚至暫停緊縮政策, 市場開始有聲音認為緊縮週期會比預期中短 。受潛在政策轉向刺激,美股自週三開始大幅反彈,美元指數則開始回落。 筆者認為現時談政策轉向仍言之尚早,畢竟 通脹數據仍處峰值附近 ,加上 原定6月才剛剛要開始縮表,現在未正式執行便說要結束未免太兒戲了。因此,筆者傾向認為Fed是要借此次機會為市場做好期望管理,為之後可能出現的政策轉向鋪路(但不會這麼快😛),始終發生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加,Fed要為此準備也是合理的。 10年期美國國債 收益率 在過去一週微跌了約4個基點至2.74%,而2 年期美國國債 收益率 也下跌了約10個基點至2.48%,兩者的利差仍維持在較低水平, 反映市場對短期 經濟前景仍未轉趨樂觀 。 從資金面來看, SPY、QQQ及DIA過去一週均錄得明顯的主力資金淨流入,三者的流入量均較之前增加,尤其是QQQ及DIA ,而創新型科技ETF ARKK亦錄得主力資金 淨流入, 反映大資金繼續進場抄底 , 且無差別地抄進傳統股及科技股,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有所增加 。此外,一眾中概股及WSB題材股(e.g.GME)也在本週大升😛,相信也印證了這一點 。 從情緒面來看, 代表美國散戶情緒的 美國散戶投資人情緒指數(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好吧投降了...股市可以升了

在艱難的時刻要苦中作樂一下😂 本週回顧 繼前一週跌破位後,美股過去一週延續跌勢 ,儘管週二出現反彈,短暫的上升很快便在隨後的交易日被壓了下去,未能形成趨勢,三大指數全週收了一根帶有長實體的陰燭, 反映空頭力量仍明顯佔上風 , 道瓊斯工業指數 (DJI) 全週 下跌2.9%,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 下跌3%。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 下跌3.8%。中小型股表現同樣偏軟,羅素 2000 指數 (RUT)全週下跌0.93% 。截至本週,IXIC及SPX已 連續七週下跌 ,DJI更 連續下跌了八週 。 從宏觀層面來看,過去的週二公佈的4月零售銷售數據同比上升了0.9%。 根據美國商務部, 零售銷售數據主要由汽車、電子產品及餐飲所帶動。上述數據 反映美國消費者並沒有因通脹而顯著減少消費。然而,過去一週公佈財報的TGT及WMT股價出現「爆雷」的情況,大跌接近20%,創下2020年以來的低點,更把同一板塊的其他個股都拖垮了(e.g.ROST,DLTR及COST等)。TGT及WMT公佈的業績及未來指引並不理想, 反映在通脹及需求端漸漸疲弱的背景下,零售業前景其實並不樂觀 。不僅如此,10年期美國國債 收益率 在過去一週下跌了15個基點至2.78%,也印證了市場對 經濟前景不樂觀的看法 。看來,Fed在收緊流動性壓通脹的前提下 無可避免會令美國經濟「硬著陸」 。 從資金面來看, SPY、QQQ及DIA過去一週均錄得主力資金淨流入,其中前兩者的流入量較明顯 ,而創新型科技ETF ARKK卻錄得主力資金 淨流出, 反映大資金繼續進場抄底 , 但較偏向買入大型股 , 而前一週抄進中小型成長股的部分大資金則開始獲利了結 。 從情緒面來看, 代表美國散戶情緒的 美國散戶投資人情緒指數(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AAII ,  Investor Sentiment Survey)顯示有50.4%的受訪會員持看空態度,比之上一週的49%輕微回升,而看多者僅佔26%,比之上一週的24.3%也有輕微上升, 散戶情緒保持偏悲觀 。另外,從上圖可見,CNN所公佈的Fear and Greed Index處於11點,繼續處於 極度恐慌 的水平 。 Tesla(NASDAQ:TSLA)本週繼續大跌,跌...

比亞迪:扶不起的阿斗?

早前,比亞迪更改了公司的標誌,此新標誌寓意公司向新而行、對外開放的願景😁 本週回顧 經過前兩週的上漲,美股本週 表現平穩 。道瓊斯工業指數 (DJI) 全週微跌 0.12%,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 微升0.06%。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則上升0.65 %。 羅素 2000 指數 (RUT)也上升了0.7% 。 這一週,10 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了11個基點至 2.38%。與此同時,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卻上漲至2.48%。 兩者的 收益率背道而馳 , 呈現明確的倒掛關係 , 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經濟出現衰退的預期 。這與目前股市仍然平靜的狀態不太相符。根據過往的觀察,似乎債券市場對於經濟前景的敏感度及準確度會較高,因此股市後續或有「補跌」的可能,以反映上述的訊號。因此,筆者本週在SPX到達約4600點左右的水平時,將強積金中美股的部分倉位轉為保守基金,以減少曝險倉位。 另外,筆者一直重點關注的電動車龍頭公司Tesla(NASDAQ:TSLA)和比亞迪(SEHK:1211)本週均有重磅消息發佈。前者在週一開市前突然宣佈 拆股計劃 (又來這招🤣,不愧為市值管理的高手👏),並請股東在未來的週年大會中投票表態,股價受消息刺激後繼續猛漲,全週累升7.32%,大幅跑贏大盤。此外,Tesla剛剛也公佈了本年第一季度的電動車交付量:310048輛,同比增長68%,略高於市場預期的309000輛,表現喜人。至於比亞迪,也在過 去的週二公佈了2021年的業績,筆者想借此機會說說對這間公司的看法。 比亞迪的業績概況 比亞迪官方公佈的2021年業績概要 公司2021年度實現2161.42億元人民幣的營收,同比增加38%,但歸母淨利僅有30.4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跌了28%! 比亞迪的電動車明明賣得那麼好,去年總銷量高達72萬輛,同比大增82.8%,未交付訂單自去年起更在不斷累積,據說至今已積壓了40萬張訂單,究竟問題出在哪? 在公佈業績當晚,不少人看到財經資訊的標題已經開始吐糟了😛,一些評論區裡更有人預計翌日比亞迪會出現「跌停」的慘況。畢竟都經營電動車業務那麼多年了,利潤仍然原地踏步,而同期起步的Tesla早已大賺特賺,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比亞迪也不為過🙄。 有趣的是, 公佈業績 翌日比亞迪A股及H股不但沒有大幅下跌,反而分別上升了2.61%及3.61%,莫...

Tesla:大勢已去?

Tesla過去一週的股價表現令人慘不忍睹 😖 本週回顧 本週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標準普爾500指數(SPX)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IXIC)分別上漲了1.34%、0.77%及0.01%。從週線圖來看,DJI及SPX均守住了250天平均線,而IXIC雖然未能收復失地,但尚能守住前一週的水平,似乎筆者 上回 對美股的短期走勢預測尚算正確。然而,市場繼續維持「過山車」式的震盪走勢仍令筆者略感意外,畢竟美國聯邦儲備局(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的會議結果大致符合市場預期,市場面對的不確定性理應會減少。當然,主席鮑威爾「不排除未來每次議息會議均會加息」的言論確實比預期中 更為「鷹派」 ,而俄烏局勢也可能是令市場憂慮的不明朗因素。因此,預測短期走勢向來是很困難的事,面對隨時變臉的市場,投資者總要為最壞的情況打算,做好風險管理。 Tesla(NASDAQ: TSLA)本週的股價表現十分差勁,即使公佈了超出分析師預期的季度業績仍未能扭轉劣勢,雖然週五隨大市反彈,但全週累計跌幅仍高達嚇人的10.33%,走勢與早前令市場大失所望的Netflix(NASDAQ:NFLX)有異曲同工之妙 😛 。雖說宏觀市場氣氛本身並不理想,但即使與大市相比,Tesla的 相對強度 (Relative Strength, RS)也是顯著走低的,由本週起初的88大跌至週五的69,而同期SPY的RS卻由76上升至80。究竟Tesla做錯了什麼? 🤔 業績簡要 事實上,Tesla本週公佈的業績(連結放在文章下方)十分亮麗。公司的季度收入按年增長了71%至177億美元,而 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及的 通用會計準則(GAAP)的 每股盈利(EPS)分別為2.54美元(勝過分析師預期的2.34美元)及2.05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18%及754%!另外,公司該季度實現強勁的現金流,其自由現金流高達接近28億美元,同比增加接近50%,令其帳上的淨現金高達176億美元,足以應付資本開支及支持公司的發展。不僅如此,公司電動車業務的毛利率仍維持在30.6%的高水平。這些數據反映公司正處於 盈利爆發性增長 的階段,盈利的質量十分高,而且具備強大的自我造血能力,財務上已不用依賴負債及配股等操作來擴張業務。正因如此,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將Tesla的 信...

Tesla:2022年還值得期待嗎?

最近,Tesla(NASDAQ:TSLA)公佈了令人驚喜的第四季度交付量數據:308600輛,按季環比及按年同比分別增長28%及71%,完全輾壓先前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約260000輛(超出了18%),成為市場熱話。加上前三季度的數字,Tesla全年的電動車交付量達到93.6萬輛, 按年同比增長87% !展望2022年,有分析師甚至預期公司可以延續井噴式的增長勢頭,使今年的交付量達到 200 萬輛!如果Tesla要實現這一個目標,意味著公司本年的交付量增長率要達到113%,比 2021 年更高。 當然,筆者未至於這麼樂觀,但相信Tesla 2022年的交付量 仍舊可以超越管理層之前給出的約每年50%的增長預期 。 Tesla 積極的擴產計劃 從Tesla過往的表現及極低的庫存量可見,公司的交付量瓶頸向來並不在需求端,而在 供應端 。因此,只要Tesla本年大力擴張產能的計劃如期執行,其交付量便有望達標。 Tesla去年幾乎花了全年的時間在籌建德國柏林和美國德州兩間 新建的工廠 ,而這兩間新工廠現在才剛剛上線。不僅如此,經過公司去年的重注投資及擴產,其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亦有望在本年顯著提升。有分析員指出,當這些工廠達到滿負荷生產的狀態,Tesla的全球年產能將可達到近 300 萬輛,遠高於公司第三季度末約 100 萬輛的年產能!當然,新產能要達致滿負荷生產還需要一段時間。然而,即使明年Tesla的全年產能只能達到 滿負荷水平 的一半, 即150萬輛 ,仍高於管理層的預期目標,即約140萬輛(比2021年交付量93.6萬輛增長50%)。 觀乎Tesla去年驚人的爆發力(去年製造業可是受到歷史上罕見的供應鏈問題所困擾的),可見公司的 品牌優勢 、 管理能力 、 執行能力及銷售能力均是超水平的 ,相信公司本年能如期啟用新增產能,並貫徹去年第四季度的強勁增長勢頭是大概率事件。如此看來,要達成管理層的增長目標並不困難。 饒是如此,筆者認為Tesla今年仍會面對一些潛在的風險,投資者不得不察。 較難維持高水平毛利率 根據第三季度的財報數據,Tesla整車業務的毛利率高達30.5%,同比大幅增長281個基點,遠超其他車廠的水平。公司其中一個控制成本的手段是提高生產線供應鏈的 本地化率 。例如,公司的上海超級工廠主要採用中國生產的配件,成本比進口配件為低。然而,有分析員認為公司供應鏈的...

Elon Musk高位套現 Tesla增長前景堪憂?

CEO Elon Musk的各種「帶風向行為」常常被網民嘲諷為割韭菜😝。 筆者 上回 對Tesla ( NASDAQ : TSLA ) 本年第一季業績作出簡評,並點出了與管理層股權獎勵計劃相關的投資風險。最近, 管理層的動向再次成為頭條新聞。此前,公司 CEO Elon Musk 進行了一項關於他應否出售 10% Tesla 股票的民意調查。順應「民意」, Elon 開展其出售股票的計劃。此番行動固然引起了公司股價近期的劇烈波動,但相信 Tesla 股票的長期追隨者都已經見怪不怪了。況且,從公司基本面的角度來看,有關的賣股行動並不會產生任何重大影響。即使在出售之後, Elon 仍保有大部分的股份。根據目前的信息,是次 Elon 出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現金,以支付他因行使即將到期的股票期權而產生的稅款。   因此,市場暫時對這一項舉措的最新解讀並不多,公司的長期增長前景仍然完好無損。那麼,公司的增長前景究竟如何?讓我們一窺 Tesla 在未來的增長潛力。   Tesla 的增長前景   在剛去的第三季度, Tesla 的營收按年同比增長 57% 。管理層表示,公司預計在未來的多年內,電動車的交付量將以年均 50% 的速度增長。 2020 年, Tesla 交付近 50 萬輛電動車。根據此預期增長率,公司在 10 年後每年可交付約 2800 萬輛車。當然,管理層所說的「多年」未必是 10 年那麼長遠。因此,保守估計,讓我們假設 Tesla 的增長在 5 年後放緩到平均每年 20% 。按照此進度,到 2030 年,公司每年仍可銷售約 950 萬輛電動車。   這個銷售數字較為接近大眾汽車或豐田汽車在 2020 年的銷售量。儘管增長速度迅猛, Tesla 目前只擁有每年約 100 萬輛電動車的產能。為處理產能問題,公司正在建造兩個新的超級工廠,一個在柏林,另一個在德克薩斯州。除此之外,管理層還計劃未來幾年在已經宣布的基礎上至少再建造兩個新的超級工廠,但它們的位置尚未確定。因此,筆者相信公司的產能問題會逐漸得到解決。   另外,除了目前在售的車型, Tesla 還計劃推出包括 Cyber​​truck 、 Semi 和 Roadster 在內的車型,從而擴大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