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比亞迪的是「船夫」,不是巴菲特;如今老巴帶著豐厚的利潤先下船了,但「船夫」還妥妥的在掌舵,難道船會沉嗎🤔? 本週回顧 這一週 美股 延續跌勢 , 道瓊斯工業指數 (DJI) 全週下跌2.99% ,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下跌3.29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 下跌4.21%。三大股指在週二跌穿50天平均線,隨後持續疲軟,及至週四觸及6月尾反彈頂部水平時受到初步支持,惟週五繼續下跌,全週收了一根大陰燭。 羅素 2000 指數 (RUT)同步下挫,本週下跌了4.03%。目前, DJI、SPX及IXIC距離年初仍分別下跌了13.8%、17.7%及25.7%。 從宏觀層面來看,週五公佈了一系列的美國8月份勞動市場數據: 非農就業人口增加了31.5萬人,略高於市場預期的30萬人,但顯著低於7月的52.8萬人 失業率為3.7%,高於預期的3.5%,前值為3.5% 勞動參與率為62.4%, 高於預期的62.2%,前值為62.1% 勞工時薪同比增長5.2%,低於預期的5.3%,與前值持平;環比增長0.3%,低於預期的0.4%及前值0.5% 從上述數據可見, 美國勞動市場有開始降溫的跡象,Fed的緊縮政策正開始發揮作用,減低物價及工資螺旋式上升的可能性,對於緩解通脹問題來說是正面的,是Fed樂見的情況,也讓市場對Fed加息的預期有所下降 。數據公佈後股指曾短線拉升,但盤中卻突然重新下跌,這可能與俄羅斯無限期停止向北溪輸送天然氣有關。事源七國集團計劃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價格管制,致俄羅斯以此行動反制抗議,而此事可能重新點燃市場對於通脹的擔憂。當然, 筆者認為在流動性持續收緊的宏觀大勢下,市場本就易跌難升,任何反彈均是市場參與者借機減持套現的機會 ,有時所謂的理由也不過是趨勢持續的藉口而已。 10年期及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本週出現分化,前者上升了14個基點至3.19%,後者 微跌了2個基點至3.38%。 兩者雖然仍處倒掛狀態,但利差收窄 反映 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預期有所下降 。原油期貨本週下跌了4.9%至每桶86.87美元,失守90美元大關 。 圖一 圖二 從資金面來看,SPY及QQQ 過去一週錄得主力資金淨流出,其中QQQ的流出量較前一週顯著減少;DIA則 錄得主力資金淨流入 。 從情緒面來看, 代表美國散戶情緒的 美國散戶投資人情緒指數( America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