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2022年市場展望:通脹與加息的預期

轉眼間,令人既驚又喜的2021年即將過去。所謂「風水輪流轉」,去年中小型成長股雞犬齊升的熱鬧景像延續至今年2月中旬便後勁不繼,資金開始追逐以能源及金融為代表的傳統板塊,而下半年至今大型科網股亦出現明顯的抱團現象,造成指數升而大部分個股表現一般的局面。另一邊廂,港股市場卻是一片愁雲慘霧,在政策風險的陰霾下,多個板塊均表現疲弱,投資者頻頻踩雷,只有為數不多的板塊例如電力、新能源及傳統能源等表現較強勢。展望2022年,市場上仍存在著不少機會,靜待投資者發掘。然而,相信不少投資者對於來年,都會擔心通脹與加息的問題。在本篇文章,筆者會就著這一個主題分享少少想法。

通脹與加息的預期
從上一次美國聯邦儲備局(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議息會議新鮮出爐的結果可見,來年加速減買債繼而加息是極具確定性的事情。根據利率點陣圖顯示,Fed內部預計2022年及2023年將分別加息三次,且很有可能在來年4月啟動。雖然收緊市場流動性素來不利於股市行情,但筆者認為無必要把前景看得太淡。

高通脹問題只是暫時的
高通脹水平是Fed計劃收緊流動性的主因。剛公佈的11月通脹數據高達6.8%,是近40年以來的新高,有論者甚至認為這個數字是被低估的。是次高通脹主要由供應端的問題引起。一方面疫情令供應鏈受阻,另一方面勞工供應不足,結果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而這些問題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可以合理地預期,高通脹水平(高於4%)會最少持續至明年年中。

然而,隨著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及致死率顯著較低的Omicron變種成為主流,經濟重啟是可以預期的事。隨著經濟活動的正常化,相信供應鏈問題會得到緩解,勞工市場的供應亦會逐步恢復。在需求端方面,消費動能可望由產品轉移至服務,令通脹壓力更為平均地分佈在不同項目上。不僅如此,造成過往持續多年全球低通脹的各種結構性因素在可見的將來仍會長期存在:高負債水平、低經濟增速、貧富懸殊及人口老化等。因此,筆者傾向認為高通脹問題只會是暫時的,可能會在明後兩年持續存在,但未來長遠的主調仍然是低通脹。

最終加息幅度有限
圖一: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歷年水平
圖二:美國政府歷年債務水平

雖然明年加息是十分確定的事,但筆者認為最終加息的幅度有限。從圖一可見,在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接近20%,相信這個利率水平放諸現在會令大部分市場參與者難以置信。但在之後40年,利率明顯呈現一浪低於一浪的格局,尤其是打從美聯儲開始大規模量化寬鬆以來,利率更在一段長時間內一沉不起,雖然自2015年起開始重返加息的步伐,但都只是加到2019年4月不足2.5%的水平(還不到2007年前頂時的一半),便在諸般的壓力下再度下跌。

不僅如此,從圖二可見,美國政府的債務水平在近十年一直拾級而上,而從去年疫情以來更加速上漲,至今已高到一個令人咋舌的地步:28.43萬億,遠超以前的水平。若果把利率抬得太高,意味著會大幅增加美國政府的財政負擔,這並不是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所樂見的。

另外,若果加息力度過猛,金融機構便有較大的誘因把資金存進Fed來賺取「無風險」的利息回報,變相降低他們借錢給企業及個人的意欲。企業和個人較難得到貸款的支持,令中小企的生意更難做,個人亦會減少消費。結果,疫情後難得的經濟增長會被壓抑下來,令政府稅收水平下降,財赤問題只會繼續惡化。

凡此種種,反映現今美國的經濟體質已經越來越不適應高利率水平,Fed即使要加息,亦不能太進取,以免因小失大。因此,既然加息幅度有限,對於股市的估值水平便不能看得太低。
踏入2022年,大家有什麼投資上的靈感?


在加息下仍然受惠的板塊
即使面對加息和通脹的問題,股市中仍有受惠及有機會表現得較佳的板塊。首先,最典型的受惠者是銀行板塊(e.g.NYSEARCA: XLF),而其中又以傳統的零售銀行受益較多,因為其主營業務例如商業、物業以至汽車等貸款的利潤均會增加。此外,Fed主席鮑威爾最近上調了明年美國GDP的增速預期(由3.8%上調至4.0%),可見來年經濟前景持續改善,而素來對經濟狀況敏感的銀行業正可受惠(e.g.壞賬風險下降、貸款需求上升etc.)。

其次,論到抗通脹能力非奢侈品板塊莫屬,其中以LVMH(OTC:LVMUY)為佼佼者。奢侈品的特性就是價格越高,需求反而越高,因為在消費者眼中,奢侈品越貴越顯得稀缺。今年8月,知名品牌LV對旗下一些產品提價25%,結果引起一波搶購熱潮,母公司LVMH也因此受惠。可見生產成本上漲不但無損這些公司的業績,反而成為其增長的好機會。不僅如此,經濟重啟帶來的旅遊業復甦也是這個板塊的一個潛在利好因素,畢竟消費者在旅遊時的消費意欲較高。

最後,醫療保健(e.g.NYSEARCA: XLV)也是較少受通脹影響的板塊。這個板塊的盈利增速向來穩定,市盈率因而持續下降,未來估值相信尚有提升的空間。當然,從本網誌過往的文章可見,筆者主要投資及關注成長率較高的科技股,因此上述板塊只是筆者中短期的投資想法及靈感。長期而言,筆者仍然相信科技股才能為投資者帶來最理想的回報,畢竟未來世界的經濟增長終歸是靠科技帶動的。

(上述內容僅為個人分享,並不構成任何買賣邀約及建議,讀者一切的投資決定及投資損益,俱與本人無關。)

閱讀其他文章:

多謝支持❤️️

😁祝各位讀者發財💰

現時在盈透證券(IBKR)開戶首年最多可賺取等值於$1000美元的盈透證券股票!有興趣的網友可按以下連接開戶申請:

https://ibkr.com/referral/hoyan681

筆者也是盈透證券的用戶,有關使用盈透證券的好處可參看以下連結:

https://www.interactivebrokers.com/cn/index.php?f=2359

留言

  1. 智慧型經濟就要智慧型投資,
    唔可能再集中一個行業, 集中一個國家, 集中一個市場
    世界唔係得科技股, 亦唔係得港美兩個市場既
    一個well diversify portfolio 先係正確做法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留言,分散投資當然有其好處,但一般散戶唔容易分散精力研究多個行業,更遑論多個地區,小弟甚至認為單單是美股己經夠做,你想想,美國多少大企業的業務都已經分散在全球各地(e.g.微軟)?所以不用為分散而分散,至於投資科技股與否只是個人所好,網友如果方便,可以留下名字方便日後交流

      刪除
    2. 其實多國地區diversify同單純投資美股係完全無分別,
      英歐日韓瑞星全部財表都係用英文,全部都係 IFRS
      只要你識HKIFRS 就自然睇得明
      risk free rate, market premium等等網上全部有足夠資料
      而企業層面好多都係耳熟能詳

      至於美國mega cap業務好global呢點係既
      但global diversify 重係diversify 緊 interest rate risk, political risk 等等
      而且機會上, valuation 上外圍市場比起US 現在亦有更多機會同價格更合理

      我自己都有一個tech heavy portfolio
      About 36% tech stock excluding spy & qqq
      但其實global market上,有唔少 non tech sector 跑鸁 QQQ / SPY
      更加唔好講堆small cap
      有好多non tech sector 其實未來5年guidance 係 double digit growth 甚至 double

      刪除
    3. 感謝KT兄不吝賜教,明白你的觀點,但分散投資不同地方不是語文的問題,還需要顧及很多方面,例如匯率問題,利率問題及地緣政治風險等,這些因素都不是一般散戶能夠全面顧及的。相反,美國作為第一大國,國力最強,經濟發展穩定,國內政治局面也較穩定,所以估值較高也是不無道理的。當然行有餘力的話,也可以像師兄你一樣在全球市場上發掘更多投資機會,或者可以讓回報更高呢。歡迎閣下在日後繼續留言指教😁。

      刪除
    4. 匯率問題就容易解決, 只要利用貸款 natural hedge就可以

      利率等既問題亦係open market data, 我地亦無需要對利率有任何猜測
      畢竟市場上有一大堆分析,準唔準有無用就見人見至
      學 Howard marks 篇 thinking about macro咁講, macro既野知道就好, 了解未來風險就好

      當然, 對比美國自然外國有相對應增加既風險
      呢部份利用 country risk premium 要求額外 RRR 去 compensate 咪得

      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要趕緊抄底了嗎?

近日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提昇,特別是此前一直極為疲軟的中港市場,究竟現時應否趕緊抄底? 本週回顧 這一週 美股 在震盪中上揚 , 道瓊斯工業指數 (DJI) 全週微升0.24 % ,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上升1.13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上升2.09 %, 三大股指的週線圖均收陽燭,其中科技股佔比較高的IXIC明顯跑贏,有補漲的跡象,反映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增加。 羅素 2000 指數 (RUT)同步上升,本週上升了0.9%。目前, DJI、SPX及IXIC距離年初分別下跌了5.3%、14.6%及26.7%。 從宏觀層面來看, 本週週三Fed主席鮑威爾在Brookings Institute發表12月議息會議前的最後一次公開講話,其內容如下: 緊縮貨幣政策取得一定進展,並將保持一段時間 只看到勞動力需求和工資增長放緩的苗頭 持續推進加息,預計終端利率高於9月預期的水平(4.75%-5%),且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最早於12月放緩加息步伐,以防過度緊縮壓垮經濟 不會馬上降息,將在安全的水平停止縮表,希望縮表結束後仍保持充分儲備 經濟仍有可能實現軟著陸 主席講話後,美股顯著上漲,美債收益率及美元指數下跌。市場數據顯示,12月議息會議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為75%,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則為25%,終端利率水平預計在5.02%。 值得留意的是,這是主席首次提到關於「停止縮表」的觀點,且再次重申對於「過度緊縮」的憂慮,讓市場將之視為「轉鴿」的訊號,美股因而做好。 另外,週四公佈的10月份核心PCE數據並沒有引起市場波動,該數據按年同比增長5%,與預期持平,前值為5.1%;按月環比則增長0.2%,低於預期的0.3%,前值為0.5%,為7月以來的最小增幅。另外,同日公佈的11月美國挑戰者企業裁員人數同比暴增416.5%,遠高於前值的48.3%,環比則增長127.03%,遠高於前值的12.85%。 可見,正如鮑威爾所言,Fed的緊縮政策正在發揮作用,通脹正在持續放緩,但同時企業出現裁員潮,相信這股衰退的力量不久便會反映到整體經濟上。未來經濟能否實現「軟著陸」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然而,週五的非農就業數據又讓人大跌眼鏡。數據顯示,美國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達26.3萬,大幅高於預期的20萬,前值為26.1萬,為今年以來連續第7次 超預期的 非農就業報告。其中,休閒旅

熊市?牛市?還是猴市?

  市場不確定性高,上竄下跳之勢形同野猴,忌「跟車太貼」 本週回顧 這一週 美股 回升 , 道瓊斯工業指數 (DJI) 全週上升2.66% ,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上升3.65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 上升4.14%。三大股指在週二獲支持後連續三個交易日上升, 全週收了一根有下影線的大陽燭, 收復了前一週的跌幅,其中IXIC及SPX立於50天及100天平均線之上。 羅素 2000 指數 (RUT)同步上升,本週上漲了3.63%。目前, DJI、SPX及IXIC距離年初仍分別下跌了11.5%、14.7%及22.6%。 從宏觀層面來看,本週週四Fed主席鮑威爾在卡托研究所發表 公開講話 。他表示,通脹高於目標的時間越長,風險便越高, 故Fed對於降低通脹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不會受到政治因素所影響,而歷史也表明太早實施寬鬆政策是不宜的 。然而,他不確定終端利率是多少。對於縮表,他表示目前的進度良好,並會根據經濟需要調整規模。同日,美國公佈的當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減少了5000人,總數跌至23.2萬人,連續三週下跌, 反映勞工市場需求仍然旺盛 。週五Fed鷹派官員布拉德發表講話, 說即使8月份CPI數據良好也不影響Fed在本月議息會議的利率決定 ,因為勞工市場仍然緊張,工資上行壓力大。另外, 他表明希望本年年底前可達到3.75%至4%的利率水平,而市場現時對長期利率的定價仍然偏低 。根據最新的利率期貨市場數據,9月份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已高達89%。 有趣的是,美股市場本週沒有因為Fed的鷹派立場而延續跌勢,反而出現反彈。筆者認為9月份再度加息75個基點多少已在市場的意料之內,加上加息幅度預料會逐步減少,故 市場對 相關消息的反應已開始鈍化。 現時 市場更關心終端利率維持高水平的時間及未來的加息路徑 。目前,大多數Fed官員預期聯邦基金利率會在今年年底上升到3.5%以上,而少數人支持升到4%以上。保守來看,如後者估計正確,Fed的加息路徑將會是:9月75個基點,11月50個基點及12月25個基點。 10年期及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本週同步上升,前者上升了12個基點至3.31%,後者更 上升了18個基點至3.56%,突破了前一週的高位。 兩者的上升反映市場對終端利率水平的預期有所增加;另外,兩者的利差擴闊, 反映 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預期有所增加 。

哀鴻遍野

有輿論指美國房市將會是下個受到沖擊的對象 本週回顧 這一週 美股延續跌勢,三大指數均跌穿了5月中旬的低位 , 道瓊斯工業指數 (DJI) 全週下跌了4.79% ,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 下跌了5.79%。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 下跌了4.78%。DJI及SPX全週均收了一根 具長實體的大陰燭,反映空頭力量仍佔上風。 中小型股也同步下挫,跌幅更大,羅素 2000 指數 (RUT)全週下跌了7.36% 。至今,DJI、SPX及IXIC已分別從高位下跌了約20%、24%及34%。 從宏觀層面來看,過去的週三盤前美國商務部公佈了5月份的零售銷售數據(又稱恐慌數據),環比下降了0.3%,延續前4個月增長放緩的下降趨勢,也是5個月以來首次出現環比負增長,主要是由於汽車及其他高價商品 銷售量大幅下降所導致。 此數據反映美國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在高通脹的壓力下正在逐漸減少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數據只顯示了名義上的銷售額變動,如算入通脹的影響,恐怕下降的幅度更為明顯。此外,本週另一個重磅消息是Fed 舉行的議息會議。是次會議以10比1的投票比例同意 將基淮利率上調75個基點,至1.5%-1.75%的區間 ,為1994年以來最大的加息幅度。主 席鮑威爾表示,通脹問題仍然嚴重,但經濟狀況依然強勁,足以承受緊縮政策帶來的影響,故 堅決維持將通脹帶回2%的目標 ,而縮表則按原定計畫進行:6月起每月縮表475億美元,3個月後加快步伐至950億美元。雖說市場在Fed公佈議息結果前已預先Price in了加息75個基點的情況,但Fed的決定始終與上個月所說的50個基點有所出入,可見Fed畢竟低估了通脹的嚴重程度。此外,雖然5月零售銷售數據有所下降,但消費者仍有可能將重點轉移至服務的層面(例如娛樂、旅遊等),帶動該環節的漲價,從而令通脹問題持續,故現時仍未能樂觀。 筆者認為,以目前的通脹幅度來看,Fed的加息力度其實並不足以將其壓下至2%的目標範圍。因此,令人擔憂的是,通脹的問題未得到緩解,經濟卻率先衰退了,短期內出現滯漲的可能性正在逐漸提高 。 本週美國國債收益率延續上漲趨勢, 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了約7個基點至3.23%,而2 年期國債 收益率更上 升了約13個基點至3.195%,兩者的大幅回升 反映市場對加息的預期繼續增加 。值得留意的是,週中兩者的息差曾一度出現負值,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