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比特幣的環保問題再思

輿論批評比特幣的碳排放問題嚴重,到底實情是怎樣的呢?

筆者早前寫了一篇關於比特幣環保問題的文章,引來不少網友熱烈討論。本文希望對於比特幣的能源消耗情況再作進一步補充,讓讀者對其有更全面和準確的理解。


目前,世界各國都面臨著嚴峻的碳排放壓力。要定規一個產業應該消耗多少能源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如何恰當地分配資源取決社會的價值判斷,並不能完全由刻板的數字計算出來。隨著加密貨幣(尤其是比特幣)的重要性日益增長,其龐大的能源消耗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議題。人們不得不問:將能源花費於此是否值得呢?


到底比特幣消耗多少能源呢?根據Cambridge Center for Alternative Finance(CCAF)的數據,比特幣目前每年消耗約110TWh,約佔全球發電量的0.55%,相當於馬來西亞或瑞典等小國的年度能源消耗。這聽起來很誇張。不過,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消耗多少能源才算合理呢?


正如上面所講,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取決於我們對比特幣的價值判斷。如果我們認為比特幣充其量只是龐氏騙局或者供犯罪份子洗黑錢的工具,可以斷定為其花費任何能源都是一種浪費。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認為比特幣是一種用作逃避貨幣​​貶值、通貨膨脹或資本操控的資產配置工具,我們或許會覺得其能量消耗是用得其所的。換句話說,比特幣消耗多少能源才算合理,取決它為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


基於篇幅所限,本文打算集中論述比特幣能源消耗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有幾點的確需要釐清一下)。關於比特幣的價值探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筆者之前幾篇文章:


能源消耗不等於碳排放

首先,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兩碼子事。要估算比特幣的能源消耗相對簡單:只需查看其hash rate(即用於挖掘比特幣和處理交易的總計算能力),再對礦工所使用的硬件做出一些有根據的能源需求估算便可以了然而,在未清楚能源組合的情況下很難判斷其碳排放量。不過,蛛絲馬跡仍可以從CCAF的數據中找出來CCAF與主要的礦場合作,將礦工位置的匿名數據匯聚在一起,可以大致得出礦場的地理分佈。根據這些數據,CCAF可以按國家或地區的能源使用結構,推斷出比特幣礦場的情況。


可惜的是,CCAF的數據並不是最新的,沒有包括所有礦場,因此仍然很難準確推斷出比特幣的能源結構。此外,某些國家(e.g.中國)的能源結構十分多元化,國家內不同地區的能源使用結構可以有很大差異,因此在國家層面進行概括很容易出現以偏概全的謬誤。


結果,坊間對比特幣礦場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百分比估算差異可以很大。例如,2019年12月,一份研究報告表示,比特幣73%的能源消耗都是碳中和的,這主要歸因於中國西南部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等主要礦場的水力發電資源豐富。另一邊廂,CCAF於2020年9月卻估計該數字只有接近39%。饒是如此,即使以這個較低的數字為準,也幾乎是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的兩倍。可見,單單考慮比特幣礦場的能量消耗,並不容易推敲出其實際碳排放量,更遑論直接得出它「不環保」的結論。若果比特幣所使用的能源大部分均為可再生能源,則其碳排放量未必有大眾想像中那麼多。


比特幣可以使用其他行業無法使用的能源

當然,可能有人會提出:即使比特幣礦場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將這些能源用在一些更有建設性的事情上,以取代部分化石燃料,豈不是對環境更好嗎?值得一提的是,基於儲能和輸電技術的限制,全球大部分能源都必須在接近使用者的地方產生。可以合理地預期,有不少能源生產地(特別是產能較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有時會有過剩的能源,因為未能夠被儲存下來而被逼浪費掉。比特幣正正可以處理這個問題。以過剩的能源投入礦場挖掘比特幣,變相讓原本被浪費掉的能源以數碼資產的形式儲存下來。換句話說,比特幣其實可以使用其他行業無法使用的能源。


上述並非筆者一廂情願的想法。在每年的雨季,四川和雲南的水力發電站有大量的過剩產能被浪費掉。在這些區域,能源的產能遠超於當地需求,而電池技術還遠遠不夠先進,將能源從這些農村地區存儲並運輸到市中心使用並不符合成本效益。結果,這些地區成為了中國比特幣礦場的心臟地帶(筆者相信這並非巧合)。在乾旱季節,這些省份佔全球比特幣開採量近10%,在雨季更佔驚人的50%!因此,筆者甚至有理由相信,比特幣採礦業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了不錯的經濟誘因,促進其進一步發展。


另一個例子是天然氣。如今,石油開採過程會釋放大量的天然氣(副產品)。受限於石油礦井的偏遠位置,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能源都無法被有效利用,結果沒有進入電網,被白白浪費掉了。有見及此,從北達科他州到西伯利亞的比特幣礦工抓住了這個難得的變現機會。當然,這些礦工在現時的比特幣採礦領域中只佔少數。但事實上,僅美國和加拿大就已經有足夠的天然氣副產品運整個比特幣網絡。


當然,將多餘的天然氣用於挖掘比特幣仍會產生碳排放,甚至有人認為這種做法變相鼓勵使用化石燃料,從而刺激能源公司在石油開採方面進行更多投資。但是,與其他依賴化石燃料的行業相比,比特幣礦工的收入可謂九牛一毛,而且外部需求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消失。鑑於在可預見的將來,石油的採用仍是無可避免的,充份利用其開採過程中的天然副產品,使其免於被浪費,對能源利用方面仍是正面的。


開採比特幣比使用比特幣消耗更多能源

除了比特幣的能源結構之外,另一個值得探討的是其能源消耗的模式。

許多傳媒和學者都喜歡批評比特幣每筆交易使用過高的能源成本,但這一項指標具有誤導性,因為比特幣絕大部分能源消耗都發生在採礦過程中。發行後,驗證交易所需的能量其實很少。因此,僅查看迄今為止比特幣的總能源消耗,然後將其除以交易數量並沒有實際意義,因為其中大部分能源都用於開採比特幣,而非支持交易行為。上述的說法容易令人產生一個錯誤的印象:比特幣的能源成本將會隨著交易更加頻繁而繼續呈指數式增長。


增長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由於比特幣的能源消耗近年增長迅猛,輿論中有些觀點甚至認為比特幣最終將佔領整個能源網絡。最近,《紐約時報》上引用的一項在2018年廣泛報導的研究中正有提及這個論點,甚至宣稱比特幣可以使地球升溫攝氏2度。然而,筆者相信這並不會發生。


首先,正如許多行業一樣,比特幣的能源結構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程度正在逐年減少。 在美國,注重ESG的礦工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另外,中國最近亦禁止了在內蒙古的一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礦場。 同時,業界的許多組織都發起了類似《巴黎氣候協定》的「加密氣候協定」等倡議,致力減少比特幣的碳排放。另外,隨著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將之用於挖掘比特幣也變得更加可行,比特幣最終甚至可能成為礦工建設這些技術的重要動力,變相為可再可能源的發展提供部份經濟誘因。


再者,比特幣礦工不太可能無限期地以目前的速度擴大採礦業務。因為比特幣的協議定規每四年將礦工收入(發行部分)減少一半。因此,除非比特幣的價格永久地每四年翻一番,否則礦工收入的份額將最終慢慢衰減到零。就交易費用而言,比特幣對其可以處理的交易數量本身設有自然限制(每天少於一百萬),加上用戶對支付費用的接受程度也限制了其作為礦工收入來源的增長潛力。可以合理地預期,業界仍會有一些礦工持續營運業務,以純粹換取穩定的交易費作為報酬(事實上比特幣的網絡系統也要依賴此機制來維持運行),但利潤率的下降會令投資採礦業的經濟動機減少,結果比特幣採礦業的規模會在不久的將來見頂,並慢慢回落至穩定水平。可見,媒體所說的失控增長並不容易出現。

 

總括而言,比特幣對環境的實際影響或者沒有輿論中所說的那麼誇張。 但不可否認,比特幣(就像幾乎所有為社會提供價值的發明一樣)確實會消耗能源,而且消耗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與所有其他行業一樣,加密貨幣業界有責任承認並解決這些環境問題,努力減少比特幣的碳排放,並最終證明比特幣所提供的社會價值與它所需的社會資源相稱。


(上述內容僅為個人分享,並不構成任何買賣邀約及建議,讀者一切的投資決定及投資損益,俱與本人無關。)

感謝支持🙏

現時在盈透證券(IBKR)開戶首年最多可賺取等值於$1000美元的盈透證券股票!有興趣的網友可按以下連接開戶申請:

https://ibkr.com/referral/hoyan681

筆者也是盈透證券的用戶,有關使用盈透證券的好處可參看以下連結:

https://www.interactivebrokers.com/cn/index.php?f=2359

留言

  1. 謝謝綠魔分享
    似乎需要更加詳細資料。才可以看到全面,不容易
    我覺得很多事情有兩面,有利有弊

    因為有一大批人覺得crypto冇價值,這方面成為highlight,正合適成為一個負再觀點

    我哋用緊東西,例如銀行,交通工具,都使用好多能源

    回覆刪除
    回覆
    1. 係呀,我最近睇左一本叫做Factfulness既書(Bill Gates推荐的),裡面講到人有好多盲點令我地好容易對世界或事情既本質出現「錯得離譜」既主觀諗法,感覺很有趣。Crypto如是,當我地將事情了解得更全面,話唔定會有另一個好唔同既諗法。

      刪除
    2. this one ?
      https://www.thejakartapost.com/life/2018/11/26/factfulness-when-numbers-ring-true-on-world-progress.html

      刪除
  2. 感謝分享,寫得好詳細👍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要趕緊抄底了嗎?

近日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提昇,特別是此前一直極為疲軟的中港市場,究竟現時應否趕緊抄底? 本週回顧 這一週 美股 在震盪中上揚 , 道瓊斯工業指數 (DJI) 全週微升0.24 % ,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上升1.13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上升2.09 %, 三大股指的週線圖均收陽燭,其中科技股佔比較高的IXIC明顯跑贏,有補漲的跡象,反映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增加。 羅素 2000 指數 (RUT)同步上升,本週上升了0.9%。目前, DJI、SPX及IXIC距離年初分別下跌了5.3%、14.6%及26.7%。 從宏觀層面來看, 本週週三Fed主席鮑威爾在Brookings Institute發表12月議息會議前的最後一次公開講話,其內容如下: 緊縮貨幣政策取得一定進展,並將保持一段時間 只看到勞動力需求和工資增長放緩的苗頭 持續推進加息,預計終端利率高於9月預期的水平(4.75%-5%),且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最早於12月放緩加息步伐,以防過度緊縮壓垮經濟 不會馬上降息,將在安全的水平停止縮表,希望縮表結束後仍保持充分儲備 經濟仍有可能實現軟著陸 主席講話後,美股顯著上漲,美債收益率及美元指數下跌。市場數據顯示,12月議息會議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為75%,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則為25%,終端利率水平預計在5.02%。 值得留意的是,這是主席首次提到關於「停止縮表」的觀點,且再次重申對於「過度緊縮」的憂慮,讓市場將之視為「轉鴿」的訊號,美股因而做好。 另外,週四公佈的10月份核心PCE數據並沒有引起市場波動,該數據按年同比增長5%,與預期持平,前值為5.1%;按月環比則增長0.2%,低於預期的0.3%,前值為0.5%,為7月以來的最小增幅。另外,同日公佈的11月美國挑戰者企業裁員人數同比暴增416.5%,遠高於前值的48.3%,環比則增長127.03%,遠高於前值的12.85%。 可見,正如鮑威爾所言,Fed的緊縮政策正在發揮作用,通脹正在持續放緩,但同時企業出現裁員潮,相信這股衰退的力量不久便會反映到整體經濟上。未來經濟能否實現「軟著陸」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然而,週五的非農就業數據又讓人大跌眼鏡。數據顯示,美國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達26.3萬,大幅高於預期的20萬,前值為26.1萬,為今年以來連續第7次 超預期的 非農就業報告。其中,休閒旅

比特幣的迷思(三):會被其他加密貨幣取代?

由於比特幣的設 計 軟件是免 費 及公開的,每個人都可以設 計 屬 於 自 己 的加密貨 幣 。於 是 ,自比特幣面世以來, I CO(Initial coin offering) 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開 始 在市場上流通。截至筆者執筆之時,市面上的加密貨幣已超過一萬種!其中較有名的還有以太幣 ( ETH) 、瑞波幣 (XRP ) 和最近被 Elon Musk 捧紅的狗狗幣 ( DOGE) 等。   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係「貨幣開發者」 😂  (圖為最近火紅的狗狗幣 🐶 ) 因 此 ,除 了 之前兩篇文 章 提及的 價格存在泡沫 和 波動性高 之外,不難想像,批評者會針對比特幣「可被複 製 」的特性提出質疑。   論點 ( 三 ) :比特幣 會因為複本的出現而失去 價值。   這種想法不難理解。既然人們可以用設計比特幣的軟件設計出新的加密貨幣, 比特幣 還能怎樣保有稀缺性及獨 特 性?最終,比特幣的價值可能會被其他加密貨幣攤薄。乍聽之下,這種說法頗有道理,但事實是:隨著加密貨幣的推陳出新,老大哥比特幣的市值不但保 持 增長,而且依然處於絕對的領導地位 ( 市值佔所 有 加密貨 幣 市值的約 5 0%) 。   首先, 創造新的加密貨幣並不會增 加 比特幣的數 量 。情 況 就像增加日元的供應 不會 增加 美 元的數量 一樣 ,即使兩者都是採用相似的貨幣系統 。 因此,新加密貨幣的出現只是代表新的網絡出現,並 不會稀釋原始網絡的貨幣供應量 ,因而影 響 比特幣的稀缺性。   那麼,比特幣有何特別之處,使它能在云云眾多的加密貨幣中脫穎而出?試想像一下,假設今天你得到 Facebook 的開源代碼,能夠開發出一個與 Facebook 一模一樣的全新社交平台,並將之推出市場。你認為它能取代 Facebook 嗎?相信絕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不能。因為 Facebook 的價值不僅來自其系統,更是來自其高達 2 8 億名用戶的龐大網絡及接近 60000 人的公 司 團隊。同理,比特幣的價 值 不僅來自其設 計 系 統 ,更是來自其更為廣泛的認受性,而這一點對 於 貨 幣 資產來說極為重要 ( 可參 考 本系列 第一篇文 章 ) 。得益於先發優 勢 ,比特幣在配套上得到的支援較多 ( 例如支付功能或交易所是否支援有關交易等 ) ,知名度亦明顯

熊市?牛市?還是猴市?

  市場不確定性高,上竄下跳之勢形同野猴,忌「跟車太貼」 本週回顧 這一週 美股 回升 , 道瓊斯工業指數 (DJI) 全週上升2.66% ,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X)上升3.65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 上升4.14%。三大股指在週二獲支持後連續三個交易日上升, 全週收了一根有下影線的大陽燭, 收復了前一週的跌幅,其中IXIC及SPX立於50天及100天平均線之上。 羅素 2000 指數 (RUT)同步上升,本週上漲了3.63%。目前, DJI、SPX及IXIC距離年初仍分別下跌了11.5%、14.7%及22.6%。 從宏觀層面來看,本週週四Fed主席鮑威爾在卡托研究所發表 公開講話 。他表示,通脹高於目標的時間越長,風險便越高, 故Fed對於降低通脹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不會受到政治因素所影響,而歷史也表明太早實施寬鬆政策是不宜的 。然而,他不確定終端利率是多少。對於縮表,他表示目前的進度良好,並會根據經濟需要調整規模。同日,美國公佈的當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減少了5000人,總數跌至23.2萬人,連續三週下跌, 反映勞工市場需求仍然旺盛 。週五Fed鷹派官員布拉德發表講話, 說即使8月份CPI數據良好也不影響Fed在本月議息會議的利率決定 ,因為勞工市場仍然緊張,工資上行壓力大。另外, 他表明希望本年年底前可達到3.75%至4%的利率水平,而市場現時對長期利率的定價仍然偏低 。根據最新的利率期貨市場數據,9月份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已高達89%。 有趣的是,美股市場本週沒有因為Fed的鷹派立場而延續跌勢,反而出現反彈。筆者認為9月份再度加息75個基點多少已在市場的意料之內,加上加息幅度預料會逐步減少,故 市場對 相關消息的反應已開始鈍化。 現時 市場更關心終端利率維持高水平的時間及未來的加息路徑 。目前,大多數Fed官員預期聯邦基金利率會在今年年底上升到3.5%以上,而少數人支持升到4%以上。保守來看,如後者估計正確,Fed的加息路徑將會是:9月75個基點,11月50個基點及12月25個基點。 10年期及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本週同步上升,前者上升了12個基點至3.31%,後者更 上升了18個基點至3.56%,突破了前一週的高位。 兩者的上升反映市場對終端利率水平的預期有所增加;另外,兩者的利差擴闊, 反映 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預期有所增加 。